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三普机械网 >> 钢法兰

日企加工基地看好长三角固安

发布时间:2022-09-23 17:51:34

日企加工基地看好长三角

日本企业已经开始有把低端零部件生产向第6城市群转移的趋势。这样的信号在2月11日到12日于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第7届国际零部件采购招商会”上表现得尤为强烈。这场由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与上海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办的零部件采购展会共吸引了80家日本企业参加,其中已经进入中国的企业有30家。 <BR><BR>更具特点的是这次展会采取了“逆向展示”--由参展企业作为采购商展出希望采购的零部件和材料,而来场的观众为潜在的零部件供应商,到场参观洽谈。主办方会后发布的信息称,在两天的展会期间,商谈件数达到了3854件,预计今年的商谈数会超过4000件,而到场参观的企业有2317家,其中有69.8%是供应商,18.3%为贸易公司。 <BR><BR>降低产品成本 <BR><BR>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提供的资料显示,近年来,已经进入中国的日资企业在国内的采购比例上升。据该机构的调查,2000年在中国的采购比例超过51%的日资企业只占调查对象的39%,到2001年,这个数据就上升了10个百分点,达到了49%。而且在关于今后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方针上,回答要“扩大对当地的采购量”的企业也占到了80%,其中有74%的企业回答要“扩大对中国国内企业的采购量”。 <BR><BR>“目前加大在中国本土的零部件采购,主要是为了降低采购成本,而且中国的部件水平已经大幅度地提高,对三洋来说,应该从产品质量高的地区来采购。”天津三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材料部经理山野边浩司直接告诉记者公司的意图。 <BR><BR>“零部件采购的本土化后,对产品的竞争力增强了,销售量也有了提高。”山野边浩司对零部件本土化后的销售结果也比较满意。他表示,在中国现在的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了,没有价格上的优势,很难在市场上占据主动,而更多地采用本土零部件必然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 <BR><BR>基本每年都来参加这个会展的松下电器产品株式会社香港事务所所长菊池佑二也表示了相同的观点,“由于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厂家越来越多,就近采购成本会下降。自行进行的采购数量在不断上涨。只要是价格低质量好的产品,都在公司采购的范围。” <BR><BR>菊池佑二从物流的角度上告诉记者,虽然公司以前更多地是在深圳周边采购零部件,但是那时上海周边没有提供产品的工厂,而现在上海周边的工厂越来越多了,从物流上讲就地采购减少了很多的成本,因为松下的一些生产工厂也在周边。 <BR><BR>中国民企技术提高 <BR><BR>山野边浩司主要负责手机部件的采购,他对记者说,“三洋手机的部件以前主要集中在日本本土采购,或者是从本企业投资的合资工厂采购,现在开始向上海周边地区转移。”而且他特别提到,这回是第一次打破了从日本投资企业采购的范围,更多地从中国本土企业中采购。 <BR><BR>他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突破,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技术的提高。他表示,虽然以前也有很多的中国企业主动上门来洽谈供应零部件,但是许多的企业达不到技术基准,而近几年中国很多的企业水平提高很快,可以达标了,因此扩大了采购的范围。 <BR><BR>根据山野边浩司的介绍,目前三洋手机的零部件采购95%在上海周边地区,尤其是电子部件。现在三洋对于电子类产品的采购量每年增长率达到了200%,去年的采购量在二三千万元人民币的数量,他预计今年增长的速度还要更快。 <BR><BR>夏普株式会社材料部主管井上淳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夏普在中国的采购量始终处于上升阶段,两年前就开始增加在中国的采购量。“以前中国的企业在技术标准上不能达标,而现在在中国的采购量占到了整个集团的30%,但是主要的供应商还是日本的合资企业,本土企业不会超过10%,这是由于中国企业在标准、交货期、信誉度和语言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碍。” <BR><BR>他虽然提到中国企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仍然认为,“接下来中国品质较好的企业将要纳入我们的采购范围,所以参加了这个展会。在目前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日本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中国国内的零部件。” <BR><BR>第6城市群渐成加工基地 <BR><BR>根据主办方提供的数据,这次会展的到场观众以第6城市群居多,上海、江苏、浙江的观众占到八成多。 <BR><BR>对于日本企业在中国采购量的不断放大,赛迪咨询顾问的电子行业分析师韩毅荣认为,日本企业加大采购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去年大环境使然。 <BR><BR>“许多电子产品厂商去年产量吃紧,零部件的供应量也跟不上,因此需要寻找更多的供应商。而作为大企业不能随着需求量的增长而独自扩大生产线,这样会加大投资风险,并且见效周期也长,就地采购就避免了这样的风险,而且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BR><BR>而更多的专家则表示,随着加工制造业的转移,第6城市群显示出很强的竞争能力。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维指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在这个背景下,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越来越凶猛,像日本这样保守的国家也开始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来,抛弃了以前保守的体系。 <BR><BR>据了解,日本大企业一般由许多的供应商提供支持,因此自成体系、内部配套严密。但是全球竞争的态势,促使日本企业加强了全球采购量,尤其是从成本上来说,采购中国的零部件可以降低产品的价格,提升日本产品的竞争力。 <BR><BR>民企不应满足于此 <BR><BR>日本企业参加这样的会展,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寻找潜在的供应商。而且一些日本企业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这里信息量大,便于了解中国信息,而且可以比较各方价格,从中找到更为合适的供应商。据采访了解,日本公司在中国采购零部件后生产的产品大多投在中国,而欧美市场中的产品仍是以本土制造为主。 <BR><BR>记者在会场随机采访了一位浙江的塑胶模具制品厂商。该公司的一位业务经理表示,自己工厂生产的模具大多数提供给日本企业,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并且很有信心扩大自己的产能。 <BR><BR>陈维告诉记者,中国厂商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价格方面,日本企业是在受到极大的竞争压力下,才造成了扩大采购。“我们许多零部件厂商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上的中上水平,但是还不是最终产品的生产地,我们在最终产品的设计理念上与日本仍有很大差距。” <BR><BR>“零部件产品的利润盘剥很厉害,利润率一般在5%左右。因此中国的企业要努力向最终产品发展,这块的利润最厚。现在主要民营企业在观念上还没有意识到,整体技术水准还不具备,而且中国民营企业应该转变思路,不应该自己独大,而要向日本大企业学习。一般来说,日本大企业下属都有很多的供应商支持,形成一个配套的内部系统,而中国的民企之间协作关系还不紧密,需要进一步加强。” <BR><BR>陈维给浙江这样的民企提出了建议,在他看来民营企业的活力很大,尤其是浙江的企业很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观念也很开放。但是目前民营企业面临着下一步发展的路子怎么走的问题,要继续嫁接外资,从国外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BR><BR>当然,中国现在由于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还不可能逃脱为国外简单加工的环节,但是中国的企业应该不仅仅满足于此,应该产生出自己的品牌产品。陈维说,“加工工业的世界转移是个趋势,也有个过程,哪个国家都没有跳过。但是应该想想怎样缩短这个过程,比如日本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摆脱了加工制造的阶段。” <BR>

http://m.mingyihui.net/article_1891959.html

http://m.mingyihui.net/article_1887626.html

http://m.mingyihui.net/article_1883550.html

http://m.mingyihui.net/article_1889036.html

http://m.mingyihui.net/article_1894578.html

友情链接